一、分类
1.按成分分为天然砂石骨料和人工砂石骨料。天然砂石骨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并经过采掘加工后得到的骨料,如河砂、山石、石灰石等。人工砂石骨料是指人工制造的骨料,如人工石子、碎石、机制砂等。
2.按颗粒度分为粗骨料、中骨料、细骨料和超细骨料。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5mm的骨料,中骨料是指粒径为5-2.5mm的骨料,细骨料是指粒径为2.5-0.075mm的骨料,超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0.075mm的骨料。
3.按形状分为圆形骨料、卵形骨料、棱角形骨料和平面形骨料。不同的形状对工程的力学性能有影响,如圆形骨料的受力性能相对良好,棱角形骨料的表面积较大,能提高混凝土的结合性。
4.按密度分为轻骨料、普通骨料和重骨料。轻骨料的密度小于2.2g/cm³,如泡沫混凝土,普通骨料的密度在2.2-2.8g/cm³之间,如石灰石、花岗岩;重骨料的密度大于2.8g/cm³,如铁矿石、钨矿石等。
二、用途
1.建筑领域:作为混凝土和砖石的原材料,广泛用于房屋、桥梁、隧道等建筑工程中。在混凝土中的比例约为60-75%,具有填补空隙、增强混凝土的强度、控制收缩变形等作用。
2.道路领域:作为路基、路面材料,具有承受车辆荷载、分散荷载、耐久性强等优点。同时,不同颗粒度的砂石骨料具有不同的用途,如粗骨料作为路基层材料,细骨料作为路面层材料。
3.铁路领域:作为铺石材料,主要用于路基、路肩、下行道和枕木旁填筑层。铁路砂石骨料要求颗粒形状多以块状、平板状、卵石状为主,并具有坚硬度大、耐磨损、抗压性好、射线级别弱等特点。
4.水利领域:作为大坝、水库、河道等水利工程的填筑材料,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能够防止水流冲刷、渗漏等问题。
三、质量标准
1.物理性质:砂石骨料的颗粒度、含量、形状、表面状态以及密度等物理性质要符合规定标准。如国家标准GB14684中对砂石骨料颗粒度、含泥量、颗粒形状、粉含量和密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。
2.化学成分:要求化学成分稳定,并符合规定标准。如明矾石等有害物质含量应不超过规定限值。
3.机械性能:要求砂石骨料的强度、压缩性、弯曲性等机械性能符合规定标准。
四、质量控制
1.精选合理砂石骨料:合理选择砂石骨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。选取的砂石骨料应符合工程的设计要求,并应根据不同用途选用具有不同特性的骨料。
2.加工细化砂石骨料:选择熟料加工设备,对粗砂、碎石、机制砂等进行加工细化处理,使骨料粒径达到要求,并完成筛分。
3.质量检测措施:应建立完备的检测体系,对砂石骨料的物理性质、化学成分以及机械性能进行检测,对每个指标的检测值应严格检验、比对、修正,确保质量符合标准。
综上所述,砂石骨料在建筑、道路、铁路、水利、港口、机场等工程领域的应用广泛,它的分类、用途、质量标准以及质量控制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。